您好,欢迎访问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新材料与能源专业委员会网站! [登录] [注册]
推荐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推荐会议
2018光电材料与器件战略论坛--会议回顾
发布时间:2018-12-11 浏览次数:3037 信息来源: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新材料与能源专业委员会

光电材料作为现代高科技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微电子、光学、激光、遥感、通讯、航天、宇航等高技术中一直处于发展的前沿位置。进入21世纪,光电材料作为高科技领域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光电材料是整个光电子产业的基础和先导,制成的器件和产品已经应用到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存储和显示等产业环节。 

    在光电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光电材料的性能和需求与日俱增,迫切需要一批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为助推我国光电材料、器件及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光电材料与器件领域科研人员和产业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光电材料器件网主办、北京中科材联光电技术发展中心、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承办2018·光电材料与器件战略论坛”于20181123-25日在广州成功召开。会议收到申请报告60个左右,墙报展示20余个,报名参加共计二百一十余人。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吉林大学、深圳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北大学、青海大学、复旦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三峡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大学、江汉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排名不分前后)等该领域国内外重点院所技术骨干共百十余人


来自光电行业的专家们深度解读了光电行业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科研成果及技术实践。

                                学习交流

                               学习交流

        本次会议内容充实、紧凑,会议效率、会议质量很高,大家围绕“光电材料与器件战略论坛”的主题,从不同的科研、学术角度解读“光电”交流切磋。 

                              会场墙报展示效果 

                                                                   会议现场墙报学习交流

    本次会议诸位专家的报告都很精彩,接下来我们将对大会报告内容展开回顾,以便供大家学习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佟振合老师“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取氢气”的报告,委派学生代做。

        报告人简介:佟振合,1937年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光化学委员会主任,亚洲光化学会副主席  1963年佟振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系;198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被授予亚洲及大洋洲光化学学会成就奖;2012年全职加盟山东大学  。佟振合主要从事有机光化学研究,涉及光化学反应中的微环境反应、疏水-亲脂作用对光化学和光物理过程的影响、光诱导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等方面。

          广东工业大学教授,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闵永刚老师做“柔性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的封装和展望”报告。

         报告人简介:闵永刚,男,1963年7月出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博士,美国纳米材料开发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和首席技术官( CTO)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分拆公司)。师从于诺贝尔奖获得者 Alan G. MacDiarmid教授、兼有MBA学位、并就职于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和著名学府,是一位在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绿色能源、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通讯、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拥有卓越成就的人才。近年来在其主要研究领域申报了二十多项美国和国际专利(其中多项已获批准,并为公司赢取了高额利润:大于五千万美元)。发表了近七十篇科技文章(总引用指数:~1200)。同时,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做过近五十场报告和讲座。是一位兼具高水平的研究与管理能力的不可多得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不但有很强的业务能力,而且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他在海外多年的工作经验更使他积累了在教学、科研、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其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已引起国际学术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汤森路透全球材料学科“高被引科学家”叶轩立老师做“柔性有机太阳电池的挑战与应用前景”报告。

 报告人简介:叶轩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材料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于美国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入选中组部第四批“青年千人计划”,并加入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协同利用材料、界面和器件工艺等策略提高聚合物及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性能。目前已Nature, Science, Nature Photonics, Adv. Mater., Joule, JACS, Energy & Environ. Sci. 等期刊发表SCI研究论文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论文被引用15000余次,H-指数为67,并连续于20142017年度入选汤森路透全球材料学科“高被引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中德合作研究项目、面上、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广州市科技计划、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创新中心等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及科技部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

   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赖文勇老师做“柔性电子材料及其印刷器件”报告。

报告人简介:赖文勇,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南京邮电大学印刷电子研究所所长、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有机电子、柔性电子、印刷电子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发表SCI论文150余篇,SCI他引逾3000次;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研究结果产生了积极的国际影响。先后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等,所领衔的科研团队入选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江苏省创新争先奖等。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固体辐射物理实验室研究员、中组部“千人计划”艾尔肯·阿不都瓦衣提老师做“耐辐照全光谱高效太阳电池器件研究”报告。

 报告人简介:艾尔肯·阿不都瓦衣提,男,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固体辐射物理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微电子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赴芬兰攻读博士,2008年在芬兰Aalto大学微纳米系光电子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9至2014年,在芬兰Aalto大学微纳米系做博士后研究员。 2014年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新疆项目,受聘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现研究方向为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辐射效应,主要研究III-V族化合物材料与器件辐射效应,多结太阳电池辐射效应,高效抗辐射空间太阳电池等。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刚老师做“氧化钨光电功能材料”报告。

 报告人简介:赵志刚,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钨基功能材料研究,特别是氧化钨材料的制备、性能调控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迄今共发表 SCI 论文 70 余篇,其中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Nano. Lett., ACS. Nano等核心权威期刊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 30 多篇,担任国际学术期刊Nat. Chem.,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Nano. Lett., Adv. Mater., ACS Nano等杂志的特邀审稿人或仲裁审稿人,担任Annals of Material Science & Engineering、《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等杂志的编委。学术成果多次被Chem. Rev.Adv. Mater.等综述论文和学术书籍大篇幅正面引用和评价,也被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头版)、中国科学报等关注报道。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赵有文老师做“高质量InPGaSb单晶衬底的制备技术进展、批量生产及应用”报告。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陆军老师做“无机/有机复合光电功能材料及其器件应用探索”报告。

      河南大学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杜祖亮老师做“光电纳米结构材料与器件”报告。

           吉林大学教授、中组部“青年千人”、“2017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张立军老师做“新型半导体光电材料的优化设计”报告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宁吉强老师做“p型调制掺杂InAs/GaAs量子点材料及其1310nm波长超短腔长激光器件研制”报告。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钟羽武老师做“基于电子和能量转移过程的响应性光功能材料”报告。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青年千人计划张子旸老师做“红外半导体宽光谱光源的研制”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青年长江学者、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周林杰老师做“非易失性调谐硅基光电子器件”报告。 

  浙江大学研究员、青年千人计划李昌治老师做“高效聚合物和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调控”报告。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彭长四老师做“原位激光干涉图形化自组装:一种量子结构阵列的新的制备”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员、新世纪优秀人才刘超老师做“钙钛矿纳米晶玻璃及其应用”报告。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华老师做“纳米功能材料在太阳能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武汉大学量子转换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涂东老师做“应力发光技术相关研究及其在应力可视化方面的应用”报告。 

 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小勇老师做“纳米光解水系统设计及介观动力学分析”报告。

 中国计量大学副教授钟敏老师做“全固态钙钛矿敏化ZnO-TiO2纳米棒阵列光电池的制备”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王向华老师做“离散式nano-LED关键材料与器件结构”报告。

 南方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王恺老师做“高效稳定的纳米晶发光二级管研究”报告。 

 中科院微电子所副研究员王磊老师做“GaN基低维量子阱结构辐射效应研究”报告。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将克健老师做“固-气反应制备杂化钙钛矿薄膜及光伏器件性能研究”报告。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玛丽娅·黑尼老师做“Degradation of GaInP/GaAs sub-cells of wafer-bonded four-junction  solar cell due to 1MeV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报告。

    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武红磊老师做“PVT法制备氮化铝晶体的研究”报告。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直博生张宁宁做“SiGe合金微盘阵列增强Ge量子点发光的研究”报告。


                                  会场一角

                                  会场一角

                                 茶歇一角 

          本次战略论坛会议圆满结束,感谢诸位专家老师的宝贵建议,我们会在以后的会议项目、会议策划、会议内容以及会议流程上更加细致完善,在未来的日子里光电材料器件网将继续扛着创新·共享·融合·学习的大旗以昂首阔步之势引领行业。


相关标签: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宣传推广 平台合作 联系我们

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开发区聚富苑产业园区聚和六街1号

邮箱: omsc@omsc.org.cn

网址: www.omsc.org.cn

Copyright©2025 C-nmec.org.cn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新材料与能源专业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4087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