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企事业单位、科技工作者:
加快新质生产力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孵化出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新材料与能源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研究、开发、产业化到应用,需要上下游联合攻关、不断迭代,最终实现协同发展,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事关长远和全局。随着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新材料与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和高端制造及国防工业的重要保障,将成为各国战略竞争的焦点,同时成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支撑了整个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
基于经济、产业与技术对当前和未来新材料的需要,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主办,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新材料与能源应用专业委员会统筹执行“2025第二届新材料与能源产业发展大会”,并同期开展“2025第四届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材料科学仿真方向和能源系统仿真方向作品征集推荐工作,12月19日-21日在广东·广州召开。以创办高水平、高质量、高实效盛会为宗旨,以“材料与能源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同步开启多方向发展专题论坛,开展多角度、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交流,搭建产、学、研、用各界融合的平台,实现参会各方实质性的互联互通。
一、时间与地点
【会议主题】: 聚焦科学新技术 · 助力成果再转化
【会议时间】: 2025年12月19日- 12月21日(19日全天报到)
【会议地点】: 中国·广东--- 广州
二、活动主题:
主题一:2025第二届新材料与能源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及专题论坛
主题二:2025第四届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材料与能源)颁发获奖证书
主题三:青年科学家论坛与研究生学术新锐专题论坛
主题四:产业促融与科技设备选型应用展
主题五:人才推荐与招聘交流对接
三、活动项目:
平行活动:《新材料与能源项目管理师》高级研修班
特色活动:1.高层对话 + 项目路演;2.技术转化与产业供需签约活动
征集活动:
1.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新材料与能源应用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员招募
2.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关于聘请新材料与能源领域行业专家征集活动
3.关于征集新材料与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推广目录
4.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关于征集2025年第二批团体标准(“新材料与能源领域”)项目
四、分论坛设置:
五、会议组织机构
合作期刊:
《物理学报》
《Cell Press》(Device/CRPS/iScience)
《SmartSys《智能系统(英文)》》
《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中国科学:材料科学》)
《能源与环境材料(英文)》(Energy&EnvironmentalMaterials)
主办单位: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
执行单位: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新材料与能源应用专业委员会
联合主办:
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医学院
承办单位:
中科材能(北京)技术发展中心
北京中科材联光电技术发展中心
顾问委员:

联席主席:

执行主席:

学术委员会
主任:魏军、于伟泳、潘力佳、宋宏伟、张浩力、潘曹峰、刘旭影
学术委员:骆静利、兰林锋、张彦华、曾恒、范新建、熊礼威、夏呈辉、赵广久、胡靓、杨光、赵自新、汪洋、刘巧云、王忠义、李济澜、马骏、苏钽、许颢砾、杜君臣、涂少波、李鹏、曾毅成、李德望、刘晓玲
组织委员会
主任:罗坚义、陈笑天、厉侃、张甲、黄晨、彭兴跃
组织委员:郑云、赵柯鲁、温博、邓维礼、张煜浦、郑司雨、沈道智、张虎林、朱伟钢、郑裕基、韩沛耿、胡靓、李霖泽、刘天西、武明杰、卞福萍、张文彪、李志鹏、支超、杨晓光
六、会议日程安排

七、报告申请与论文
1.报告类型分为:大会报告、特邀报告、邀请报告、青年学者、研究生论坛;
2.报告摘要要求 Word 可编辑格式,无字数及其它格式要求;
3.报告采用同行评议+专家组双重审核,审核周期为 5-10 个工作日;
4.报告摘要选题宜突出重点,以传播研究为主,注重学术性与应用性,强调原创性;
5.报告摘要统一整理,收录发表于万方数据《中国学术会议文献数据库》 wanfangdata.com.cn;
6.墙报截止日期:2025年12月15日(90cm宽×120cm长); 会员提供免费制作服务。
论文征集方向
材料制备与性能
纳米材料与器件
探测与智能传感
光电材料与器件
能源与催化材料
电子信息材料与柔性
高分子材料与器件
磁性与自旋电子学
能源与化学化工
环境材料与催化
通信与激光技术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高分子材料
金属与多孔材料
AI与人工智能
征文要求:
1.凡符合会议主题范围、均可应征,论文征集后统一整理,推荐相关期刊;
2.内容要求:简要介绍工作背景、研究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
3.附论文作者照片和简介,并请以选择主题与类别; 保持整体格式规范统一,确保字体、字号、行距等的一致性。
推荐期刊:
一、《物理学报》
二、《Cell Press》(Device/CRPS/iScience)
三、《SmartSys《智能系统(英文)》》
四、《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中国科学:材料科学》)
五、《能源与环境材料(英文)》(Energy&EnvironmentalMaterials)
八、墙报展示
本次会议全方位征集墙报展示进行交流,经专家评审及现场展示与演讲,并参与评奖,组委会给予奖励金支持
奖项:优秀墙报(Poster)、卓越墙报(Poster)、创新墙报(Poster)
墙报申报截止日期:2025年12月15日(90cm宽×120cm长),组委会统一制作,无需自行粘贴。
九、大会证书
证书的颁发是对会议提供帮助的表彰,同时是对创新精神和勇于探索的态度的认可,也是激励更多人投入到新材料与能源领域的研究工作中,为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联合主办、承办单位证书
(2)特邀报告、邀请报告证书
(3)专题主席、召集人证书
(4)学术委员、组织委员证书
(5)墙报(Poster)证书
(6)主持人证书
(7)志愿者证书
(8)特邀牵头专家证书
(9)企业技术创新证书
(10)创新性、颠覆性技术成果证书
(11)新材料与能源领域产业化、应用化成果证书
(12)赞助单位、支持单位荣誉证书
十、青年科学家论坛
为配合国家对青年科学家的政策鼓励,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实现学术生态与创新文化培育对青年科学家成长的意义与价值,组委会特别设置:青年科学家专题论坛,鼓励青年科学家参于会议报告,评选优异者颁发“科学探索奖”,欢迎青年研究者积极申报
条件:
① 申报者年龄要求35岁以下青年研究人员
②有系统的研究工作或独立科研成果
③ 报告时长安排15分钟(含5分钟提问互动)
④只安排20个口头报告,满额后可选择墙报展示或参会交流
十一、研究生学术新锐论坛
为了发现和培养人才,鼓励在读研究生,会议增加研究生学术论坛。组委会将遴选研究生在论坛上作口头报告,单独设立研究生论坛专场,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现场点评交流,论坛组委会评选口头报告的优秀研究生颁发“研究生学术新锐奖”
十二、产业促融与科技设备选型应用展
为更好地搭建供需交流平台,以促进业内“产、学、研、用”的交叉融合和有效对接,本届论坛将设置30个开放性展位,将更直观便捷实现学术与产业融合组委会提供与设立多种宣传、冠名、广告,赞助、协办、展台、演讲、图文等宣传形式,详情组委会索取方案
十三、项目路演征集
①征集各高校学者、科研院所、课题组、企事业单位等具体项目,进行独立路演,具体方案详情会务组
②征集各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设备公司、企业研发、第三方检测、投融资、设备渠道供应商等,具体方案详情会务组
③形式以“现场路演+融资交流+专家点评”方式进行,将在会议现场与晚宴进行公布与发放证书
十四、人才招聘交流会
为进一步促进人才与需求单位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联盟平台的人才对接优势,本次会议设置人才招聘广告位,设立独立招聘展区
①征集各科研院所、课题组、重点实验室宣传招聘条件及课题组介绍
②征集各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设备公司、企业研发、第三方检测、投融资、设备渠道供应商招聘岗位及福利待遇
③征集各课题组学生参观与交流咨询
十五、技术转化与产业供需签约活动(项目征集中)
为进一步促进技术转化与需求单位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专委会平台的项目对接优势,设立独立技术签约仪式
①征集各科研院所、课题组、重点实验室技术专利与项目融合
②征集各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设备公司、企业研发、第三方检测、投融资、设备渠道供应商项目对接
③征集各项目、技术、产品项目对接与上下游产业链产业促融